品牌营销专业搜索
相 关 文 章
最 新 文 章
- [品牌诊断]-麦斯威尔,最走心的浪漫撤
- [品牌诊断]-“天鹅可飞,孔雀难鸣”—
- [品牌战略]-也谈品牌战略架构
- [营销策划]-湖北“秘源玛卡酒项目”操
- [品牌战略]-品牌定位,你是要做自己?
- [品牌诊断]-浅析奇瑞路虎品牌架构设计
- [营销诊所]-我在营销上犯过的四大错误
- [营销策划]-华丽转身的“新希望”:互
- [营销策划]-营销策划中的策略定义
- [品牌攻略]-15年关于新品牌的六场“
- [市场纵横]-消费认知的“破与立”
- [营销策划]-营销中不同角度观察消费者
- [品牌攻略]-工业品企业为什么需要品牌
- [品牌攻略]-大品牌时代的10个“不要
- [营销策划]-别把营销策划玩成益智游戏
- [营销策划]-中国传统企业在大互联时代
- [品牌攻略]-让消费者参演你的品牌故事
- [营销策划]-当下营销乱象
- [营销策划]-工业品营销,你喊错人了!
- [品牌攻略]-做品牌千万别做小三
当前位置:中国广告人网站--->品牌营销栏目--->市场纵横-->详细内容
啤酒业缘何“大而不强”
作者:佚名 日期:2001-6-2 字体:[大] [中] [小]
-
“产销量已达到2231万吨,连续9年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,消费群体正以20%的速度增长。”单从这些统计数据看,中国的确可以称得上是“啤酒大国”。然而透过高产销量的背后,中国啤酒业现状如自行车项目面临的奥运处境一般,同样是“大而不强”。
首先从大麦--麦芽--啤酒这一产业链探究,我国一直是“大麦科研滞后于大麦生产、大麦生产滞后于麦芽加工、麦芽加工滞后于啤酒酿造”。缘于此,生产原料--啤酒大麦便主要依靠进口,且增势不减,进而形成恶性循环。
其次,啤酒机械设备长期依赖进口,也是影响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。当今,国外已推出啤酒生产能力超过6万瓶/小时的全单机生产线,年产量可达到10万吨以上,以及为适应灌装无菌啤酒的“无菌灌装棗贴标联合机组”。而国内目前只能生产3.6万瓶/小时的啤酒灌装生产设备,并且尚未完全成套,一些关键设备还需进口。以贴标机为例,国内啤酒行业常用的可以同时贴身标、颈标、顶标和背标的四标贴标机,还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生产。
第三,仍在进行的重复建设加剧了中国啤酒业的“尴尬”。据业内人士估计,我国啤酒的生产能力如今已达到2700万吨以上,至少有400万吨过剩,远远超过实际产销量,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。
这自然成为提高整体素质的一大障碍。在我国,400余家有独立法人的啤酒企业中,年产量2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18家,占全国啤酒总产量的1/3左右,而且只有燕京、青岛和华润3家过百万吨。而日本朝日等四大啤酒厂就几乎集中了全国产量,美国10大啤酒企业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4%。
没有大企业就没有大品牌,难以形成统一规范的大市场,难以推动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,难以从低档产品和粗简方式的竞争中摆脱出来。倘陷于如此反复之中而不能自拨,无疑将从根本上制约啤酒业由“大”变“强”的步伐。
尽管上述问题不可谓不严峻,但大多数业内人士对中国啤酒业的未来仍持乐观态度。除了“进一步扩大的市场空间”、“技术与管理的不断完善”等理由外,数家巨头发起的新一轮高起点竞争更是重要的信心源。有关专家认为,只要避免一味追求“长块头”的盲目性,中国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啤酒企业指日可待!